哲学学院:“传诵经典,爱心教读”志愿服务活动
案例创新点:
1.创新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载体:学生自发投入到“传诵经典,爱心教读”的志愿服务活动中,积极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培养了自己健康进取的价值追求,同时依托国学经典,言传身教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奉献力量。
2.搭建了弘扬中国优势传统文化的平台:该活动以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将国学知识带进小学、中学,走进社区,提升国人尤其是学生的基本国学素养,普及中国传统美德,弘扬“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增进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开创了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途径。一是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国学等专业解读国学经典的专业优势,将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专业实践相结合,提升专业技能,并做到学以致用。二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活动不仅坚持每学期在校内武大附一小和武大附二小教授国学经典,同时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还在群众中间开展相关的社会调研、古礼表演等,给更多的人带去国学的盛宴。三是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该活动由哲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学生志愿参加,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进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微薄力量。
具体做法:
1.规范化。该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组织管理、成员选拔、评比表彰机制。活动由学院党委支持、团委指导,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具体负责管理。参加的学生以国学专业为主,志愿报名,由协会进行推荐选拔,组织培训,并请国学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校内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附一小、附二小兴趣班的学生。今年来一学期一般6-8个班,8-12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教材,组织备课,确保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的管理、监督,开展交流、评比表彰活动。校外实践一般5-15天。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社区,设立固定的小组,小组内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2.社会化。从2013年开始,该活动开展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由协会负责组织社会实践队,深入基层,走进农村、走进社区。曾在武汉市洪山区丽岛社区、四眼井社区等数十个书香社区,在湖北宜昌、河南郑州等地学校、社区开展经典教读活动。同时,开展相关调研活动、撰写调查报告、调研论文,开展国学文化展示活动等。充分发挥国学经典的价值,将更多的国学知识传递给社会。
3.长效化。该项志愿服务活动始于2003年,历经11年初心不改。平均每年30多次服务,有800多名志愿者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共惠及附属小学近两千多学生。以2013年为例,参与经典教读的志愿者人数达到百余人,占到哲院学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学院不断探索长期机制,提高活动效果,以期持续有效开展下去。从2014年开始,附小教读活动开始从本科生、研究生中选拔,校外活动坚持平时本科生社区服务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成效与反响:
1.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经典教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同时对大学生起到了良好的锻炼作用,应该坚持下去。”国家教学名师、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如是评价这一活动。通过组织参与,志愿者加强了内在道德修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国学等专业的升学率在65%以上,就业率93%以上。
2.加强了大学生专业教育。“从一开始的懵懂青涩,到后来在讲台上的驾轻就熟,我付出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也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和成就感。”国学专业的志愿者冯宜山认为其受益匪浅,他会继续在国学教育的道路上走下去。这一活动有助于增加学生专业热情,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如李四维和王悦笛两位志愿志分别荣获《中华好诗词》全国冠亚军。多位志愿者撰写了优秀的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并参加全国本科生学术论坛。
3.提升了青少年的国学素养。“这项活动对老师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显著提高了小学生的国学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的平台,增强了大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武大附二小彭忠校长如是说。他认为参加了这一活动的小学生的素质大多得到提升。活动发挥传统人文道德教育的优势,在青少年幼小的心灵里种下国学的种子,增进了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国学启蒙教育做出了贡献。
4.产生发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国学诵读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潜移默化地陶冶青少年,将活动的知识性、科学性、教育性、娱乐性、创新性融为一体,培养他们仁、义、信、礼四方面的人格素养,开启孩子的创新思维,提高青少年思想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推进家庭和谐,促进社区文明和谐。”中国社区网如是报道。活动由校内走向校外,薪火相传,长期坚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国文明网、武汉大学报等媒体也进行了积极报道。2013年,“传诵经典,爱心教读”暑期实践队被评为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优秀实践团队,2014年实践队又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