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推出2015年…“理论热点面对面”专家组赴宜昌…多家媒体报道我校食品安全管理经…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就业指南

普通毕业生五种“通道”同样可进入名企

2015/3/19 14:51:14人浏览

“从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你就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必须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事业。”现任Google中国区总裁的李开复博士在他写给中国学生的信中这样说。他提到,无论身处名校或是非名校,大学生都应该积极地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因为“任何规划都将成为你某个阶段的终点,也将成为你下一个阶段的起点”。


一:积累实践经验,给自己的简历加分 


“大学四年是我们为个人简历加分的四年,是为自己找工作增加砝码的四年。大家会发现,找工作的时候,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其实,可以这样说,一些同学大四时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他们大学四年不够努力。”毕业于南昌大学、现就职于某知名外企的小刘这样说。小刘一共投了约300份简历,大都是国内外的知名公司,收到笔试通知约50次,面试通知约50次,最终拿到了5个OFFER。   他在简历中,用了相当大的篇幅介绍自己在校期间的实习经历——华硕电脑销售实习生,撰写销售分析报告,被评为“最优秀实习生”;苏宁电器江西有限公司销售实习生;农夫山


泉江西有限公司销售管理培训生。


小刘说,这些实习经历不仅给自己的简历加分,重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打动了名企的招聘者。对于大学生活,他的总结是:大学四年应该过得充实一些,忙碌一些。但这样做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忙是为了什么,知道自己生活的目的。


职场网高级职业咨询师奕丞说,从他掌握的数据来看,无论是名校或者非名校,如果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学校里处于同年级前50%的水平时,就业应该是有一定选择余地的。


二:从名企实习生变身名企员工   每当提到非名校生成功求职,现供职于微软中国的河南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学生李文怡总会被人们津津乐道。   据媒体报道,目前全国软件专业的学生超过4万人,学习微软课程的学生逾3万人。而去年最终通过实习、留在微软中国总部工作的只有区区3人——这其中就有李文怡,一位仅仅拥有大专学历的非名校女生。


谈到为什么李文怡会在众多名校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时,曾经领导过她的胡俊高经理告诉记者:“李文怡本身比较聪明和灵活,她身上有两个比较突出的优点,一个是她性格比较开朗,善于主动做事情,能够在比较陌生的环境里很快地适应下来并很好地开展工作;另一个就是她比较有责任心,工作交给她比较令人放心。”


宋先生是一家外企公司的部门经理,他表示,“可能在应聘的时候名校学生会有一点儿优势,但真正开始工作后,只有最能胜任的员工才会受到重用。”   因此,对非名校学生而言,直接去名企应聘可能很难让人“一见钟情”,但如果先去实习,在实习期间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品质,就有可能俘获企业的“芳心”。


三:完成“n级跳”,实现“曲线救国”


李开复博士在一篇题为《大专生的出路在哪里》的博客中提到,他认识的一个学生,多年前的目标就是进入某知名公司的市场部门。但是他不是最好的学校毕业的,而且那家公司根本不收本科生。当时,李博士向这名学生提出了“曲线救国”的计划:首先,进入一个普通公司做市场数据,做1~2年,多争取培训的机会;第二,找机会转换成市场专员,做数年;第三,找机会换到一个更好的公司做市场,最好寻找一个与他目标中的知名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公司,这样就可以建立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关系;第四,在适当的时机申请目标公司的市场部——这个时候,申请的基础就不在于学历和毕业院校,而是来自个人能力了。经过多年的努力,这名学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成了那家知名企业的员工。


事实上,名企中有不少员工都是通过类似的“n级跳”才到达目前的位置的。


杨阳3年前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本科学历。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型公关公司做项目助理。一年之后,渐渐适应了职业状态的她跳槽到北京一家时尚都市类媒体,同样是做公关,业绩不错,还策划组织了几次大型活动。又过了将近一年,她再次跳槽,转投到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某日本汽车公司的公关部。据杨阳说,人家正是看上了她“做过具体公关案例,有媒体背景”。深圳人才网


四:考研进名校,改换门庭戴上硕士帽   供职于某大型国企市场部的老邓,每当别人问起他毕业于哪所大学时,都先反问一句:“你问本科还是研究生?”老邓本科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一所被媒体称为“考研基地”的学校,而研究生则毕业于名校——中国人民大学。   老邓是山东人,那里是绝对的高考大省,奋勇拼杀,他还是没能在本科阶段跻身名校。他说,大学四年,自己“考出去”的念头一直就没断过。本科毕业之后,老邓成功地考入人大商学院。   我们注意到,2004年曲阜师大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比率为76%,平均录取率为36%,最好的化学学院达到了67.8%。该校党委副书记刘新生教授说,这几年他们学校的毕业生,有不少都通过考研、考博的方式走了出去,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教教学、科研以及其他工作岗位上都成了骨干。而在以前,他们学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只能在山东省内就业。   尽管现在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大学不应该办成考研基地”,但对于每一个身处非名校的大学生来说,通过考研换取一个名校的身份和一纸硕士文凭,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无疑是现实而又可行的。


五:出国留学,提升就业竞争力   David本科上的是一所“烂学校”,毕业之后,家里把他送到英国读研究生,学的是管理,也算镀了层金。一年之后,他成了“海归”,而且顺利地进入“四大”之一的普华永道公司做审计。虽然现在的工作跟在国外学的“基本不挨着”,但David想得开:“开阔了眼界,最不济还把英语练过关了呢!”   其实这两条他都说到了点儿上。新东方学校的三驾马车之一、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咨询专家徐小平在《仙人指路》一书中提到了留学的三重境界,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获得就业竞争力。他认为,国内大部分高薪的、有发展前景的工作,都需要外语及各种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而这些素质,正是通过留学可以获得的。   “面试的时候很顺利,因为这样的企业不太看重一个人的学科背景,他们更强调的是学习能力。”David说,在国外这一年受益匪浅,自己的很多观念和习惯都发生了改变,变得“更open了”,“以前我的口语也有障碍,不敢说,总是结结巴巴的。现在,完全没问题!”


据David说,他在英国认识的不少中国留学生,回国之后都去了外企工作,因为有了海外生活的经历,他们对这些企业的文化更加认同,而这些名企也认为他们这些小“海归”更亲切。   

0条评论
我要评论
姓名*
匿名
验证码:看不清楚?